个人中心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地方动态
剑河县“四强四提”助推医疗帮扶服务高质量发展
打印 关闭 【字号:

近年来,剑河县围绕医疗帮扶“四个明显提升”,通过强化组织保障、配套设施、诊疗能力、人才培养等措施,着力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诊疗水平,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。

一是强化组织保障,提升帮扶合力。依托干部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之机,从帮扶医院争取优质医疗专家驻点任院长、副院长和科室主任,同向协作建立省内外优势互补的高效帮扶团队,增强帮扶合力。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,深化“党建入章”,以党建品牌助推学科、人才、诊疗能力提升,患者满意度显著增强。开辟帮扶专家医疗资源采购“绿色通道”,针对新技术的应用及特殊疾病治疗所需的药品、耗材、设备,精简论证流程,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即可启动特办程序,直接进入采购环节,大幅缩短采购周期。目前,省内外8家医院对口帮扶剑河县3家县级医疗机构,选派儿科、心内科、产科、骨科、普通外科、内分泌学、消化内科等不同专科医技专家90余人驻院帮扶,其中2人任院长,5人任副院长,7人任科室主任。

二是强化配套设施,提升管理能力。建立“组团式”帮扶放权管理机制,赋予帮扶院长充分的人事权等。借鉴引入帮扶医院先进管理经验,健全《剑河人民医院院长行政查房制度》《剑河县人民医院院长接待日制度》等47项管理制度,出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培训、医务人员进修学习管理、学历提升激励等文件,设立高级职称人才专项补助,以制度创新激发医务人员自我提升的内驱力。先后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,推进剑河县传染病区附属配套设施建设、县人民医院“五大中心”设备配置和县民族中医院苗侗医药产业制作中心等9个项目,其中8个建成并投入使用,为临床诊断、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舒适环境,有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。

三是强化诊疗能力,提升服务效力。聚焦急需和薄弱环节,制定帮扶计划,开展精准性和持续性帮扶,肾脏病、内分泌、儿科、新生儿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妇科、产科等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。县人民医院在全州率先建成急诊急救“五大中心”,救治此类患者成功率达98%以上,引入子宫颈球囊引产技术、桡动脉鞘管置入术等手术开创了多个“剑河首例”。搭建医共体远程影像诊断平台,实现乡镇影像检查、县级诊断的协同模式,累计完成远程影像诊断28177例、心电诊断1106例,远程会诊188例。依托“组团式”帮扶资源,推动7个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、6个乡镇卫生院卒中哨点通过州级验收,建成南明镇、南加镇两个县域医疗次中心。

四是强化人才培养,提升发展动力。以“专家带骨干”“师傅带徒弟”“送出去”等方式,完成13名“组团式”帮扶专家带教本土学员31人,指导学员掌握新技术35项。引进和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,打破医院帮扶前“零”高层次人才的历史,新增高级职称人员59人,人才吸引力明显增强。立足县域就医需求,制定覆盖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室的分层分类培训方案,帮扶团队累计开展培训和讲座670期(其中乡镇卫生院和村医22期),培训1.8万人次,推动县域医共体同质化发展。2024年以来,全县门急诊人次83万余人次,较帮扶前提高17.63%,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72.8%,较帮扶前提高26.09个百分点,为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

上一篇:
下一篇: